保护公民权利,北京取保候审成为新选择
近日,一则关于某位名人因涉嫌违法被警方带走并在北京取保候审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继上海、深圳等地之后,在京城实施的第二例刑事案件采用“取保候审”措施。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拘留”、“逮捕”等词汇或多或少都有些陌生和可怕感。然而,在司法领域内又常常出现着类似草率批捕、过度约束甚至滥用职权导致无辜者牵连入狱的问题。此时,“取保候审”的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取保候审”的程序相比其他强制性措施更加简便快速,并且可以有效减轻当事人及其家属朋友所承受到心理压力;其次,该项政策充分考虑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个体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问题,并在具备条件下予以推行;最后,在执行中有越来越多专业化检查组参与进来,使得整个过程变得更加规范化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没有必要采取消除自由身限制措施手段时,则不应将被告羁押超过两年以上(含缓期)。如今已经到了需要从根本上反思目前我国司法机构是否存在漏洞和改革空间之时——它们究竟能否真正做好对待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回归正题。“即便你观点不同样式万千”,但毋庸置疑地是:“任何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都离不开基础设备建设。” 北京作为全球顶级大城市立志打造“四中心+金融科技单元区”, “坐标东经116°24′38.2″北纬39°54′26.7”。 在各种意义上看来都表现出极高能量状态。(Markdown)